叶集区:无事不扰,“包容式监管”激发市场活力

阅读次数: 信息来源: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时间:2023-05-06 14:43 字号:

“科学分类、差异服务、合理高效”这是《六安市叶集区“企业分类监管”专项行动方案》中的亮点名词,是2023年度惠企助企“十大海”行动之一,也是优化营商环境、深化“一改两为”、惠企助企利企的具体举措,力争做到精准监督、靶向监督,把行政机关执法行为赋予情感和温度,让企业切实感受到“好时不扰、难时出手”带来的实惠。

一、科学分类,由静态“撒网式”向动态“精准式”转变。采集全区306家四上企业和样本点企业最新数据,由生态环境、安全生产、特种设备管理、消防安全四家行政执法机关从上年度行政处罚次数、处罚后整改情况以及后期整改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,由优到劣依次划分为绿标、黄标、红标三类监管等级,并根据企业监督管理水平的变化,对“绿、黄、红”名录库进行实时动态调整,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检查的精准度与时效性。通过科学分类,从以往无差别的“撒网式”执法到现在分类分级“精准式”执法,以此激励先进、鞭策落后,力争做到有的放矢,精准监管、靶向监管。

二、差异服务,从“利剑高悬”向“无事不扰”转变。根据企业分类标准和监管目标,制定全年监管服务计划和分类监管的频次,不断优化执法方式、提高执法效能。如市场监管部门对于绿标企业,全年仅实施一次检查或者不检查,对于黄标企业,分别于第二、四季度各检查一次,对于红标企业,全年检查不少于三次,以此体现监管差异化。区应急局、区生态环境分局和消防救援大队对于绿标企业采取承诺制,一般性检查可由企业自行承诺免于检查;对于黄标企业,结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开展执法检查;对于红标企业将列为重点监管对象,加强动态执法监管。

三、合理高效,从“冷硬执法”向“提醒服务”转变。企业分类监管实施后,各行政执法部门迅速行动,一方面根据各自的执法类别和企业类型确定分类监管等级,另一方面,按照职能职责条块结合。如区应急局结合“服务指导年”活动,组织行业专家为企业提供指导、提醒式服务,为企业提标降损;市场监管部门落实“以优服务促监管”理念,建立股、所、队联运机制,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执法;消防救援大队坚持“首查服务提醒、再查警告警示、三查依法查处”原则,为企业争取自查自纠机会,各种举措都从换位思考,执法更趋合理、更有温度。

今年以来,已针对306家企业结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检查46家次,并依法处罚6.45万元。下一步,叶集区进一步履行法制监管职责,加大督查力度,落实企业分类监管各项举措,在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基础上,探索实行检查计划制、报备制,深化“一业一查”,所有涉企检查尽量采取联合执法方式开展,避免重复检查,为企业经营留足空间、激发活力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