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可的力量,来自同行温暖致谢!

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市地方海事处 发布时间:2025-01-22 14:12
字号:

2024年度,市交通运输局累计派出10名骨干验船师进驻长三角船检一体化工作站,检验通检互认船舶375 艘次。六安船检人勇立潮头、奋楫争先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圆满完成驻点检验各项工作任务,获上海海事局、苏皖船检一体化工作站致信感谢。



近年来,六安市认真贯彻落实“水运安徽”部署,以加快建设人民满意水路交通为目标,深化交流协作,创新检验模式,提升服务质量,以高质量船检赋能六安水运高质量发展。

打造“质量型”船检,推动航运安全绿色发展

党建引领强队伍。以党建红引领海事蓝,成立“稳航船检党员服务队”,亮身份、践承诺,深入企业开展“四送”行动76次,让党旗在船头高高飘扬。定期参加部海事局、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船检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,开展以师带徒、帮扶结对,开设船检“云课堂”7次,鼓励新进人员参加验船师考试,让检验人员业务能力实现质的提升。

紧把关口严标准。落实《船舶检验质量管理体系》规定,优化船检运行机制,完善管理制度22个,实行分级管理,实现船检全过程定人定岗定责。提前预审介入,防止船舶“带病入检”,提高现场检验精准度。严把质量关口,精准排除质量隐患,落实闭环整改,有效防范低质量船舶转入转出。2024年受理营运船舶检验、发证2246艘次,适检率100%,有力保障“让航行更安全、让水域更清洁”。

共商共治聚合力。积极推进长三角通检互认,参与跨区域船舶检验业务交流与合作,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和技术,以热忱的服务态度,为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的顺利实施贡献六安力量。推进商、渔船检验深度融合,横向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协作,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,推动渔船检验、监督管理联勤联动,截至目前,我市渔船检验机构获批C级资质1个,D级资质6个,2024年检验渔业船舶332艘次。2024年9月,我市成功承办全省渔船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。


打造“服务型”船检,推动重大政策落实落地

船舶岸电改造提前完成。建立“周调度、月通报”工作机制,编制清单、高频调度,克服船舶分布广、流动大、集中难困难障碍,调整优化船检资源,做好检验发证保障。2024年,我市完成船舶岸电设施改造396艘,发放补贴资金1190.2万元,提前一年完成交通运输部岸电改造任务。

船舶报废更新高质高效。抢抓“两新”政策窗口,坚持依法依规、及时高效,抽调骨干验船师组建专班,全流程现场核验监管,压茬推进报废拆解工作。2024年,共报废拆解21艘老旧船舶,发放补贴资金841.48万元。我市在全省率先报废拆解第一艘老旧营运船舶,第三个完成拆解任务。

船舶检验模式改革创新。秉承“便捷、快速、优质”服务理念,在全省率先探索使用政府公车平台车辆出行,降低船东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,切实为船东减负,提高船检质效,获得企业船东一致好评。大力推广“海事通”APP线上申请,做到业务受理快速、船检出勤高效、证书发放及时,实现检验全流程“一站式”服务,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船检服务由“等上门”转变为“送上门”。深化开展政风行风回访,2024年,回访船东674人次、满意度100%。


打造“阳光型”船检,推动水运发展行稳致远

完善廉政防控机制。结合六安实际,出台《营运船舶现场检验工作办法》《船检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》等内部防控制度,公开船检依据、船检程序和办事结果,定期开展廉政提醒谈话,全员签订《廉洁自律承诺书》,严格落实“六不准”“十二严禁”,切实加强资金监管,确保船检队伍干成事、不出事。在省厅组织的2023年度船检专项经费绩效考核中,我市获得“优”等次。

优化水运营商环境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上船头宣讲政策50余次,提供船舶技术咨询服务600余次。开展船检证书到期提醒服务,推广“容缺受理”“及时办”“邮寄办”服务,检验受理、发证时间压缩30%。2024年,办理转入船舶检验104艘,转出船舶39艘。

传递交通正能量。加强船检队伍的工作关心、生活关爱,为船检干部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、提供条件、营造氛围,用好新闻宣传、海事小课堂等,广泛宣传船检队伍的暖民心服务,树立良好的船检队伍形象。勉励验船师严格履行船舶法定检验职责,持续提升工作质效,全力维护水上交通本质安全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水运安徽篇章贡献六安力量。(杨稳航)


标签:
关联信息